第225章:无端受害
“多谢关照。”二少李侠说罢跟他们往外就走。周仁举与弥勒吴、王憨、杨梅,皆不知道是什么人告了二少李侠,也不知是什么官司,为怕二少李侠到衙门吃亏,周员外命官家从房中拿出白银五百两,递到李守备手里,说道:“差官,老朽送你买包茶叶喝......”
“别,别,这,这,哪行。”李守备假惺惺一边虚以应酬,一边收下。
“拿着,拿着吧!没别的意思,李大侠是个大好人,没想到他竟吃了官司,为的是请众位给关照下......”
“没说的,没说的,李大侠是名人,皆知道他是大好人。你尽可放心,有我们兄弟在,决不能让他吃亏。”这就叫钱能通神,差官受了贿,吃了人家东西嘴软,拿人家东西手短,当然会对二少李侠另眼看待了。
二少李侠离开周员外家,赶奔南京按察院衙门,一边走一边寻思,扪心自问,是谁把我告了呢?究竟是为什么?他左思右想,始终捉摸不透,自然也想不出应对之法。
按察院衙门离周员外家不过四里多地,时间不大就到了。李守备用手相让道:“李大侠,里面请。”把二少李侠让进班房,谦恭说道:“你先在这委屈一下,客我稟报大人。”
二少李侠回道:“官爷请便。”说完往椅子上一坐,听得“哐”的一声,门被关上了,发现门口加了双岗,不由得低声长叹,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,龙陷沙滩被蛇戏,掉毛的凤凰不如鸡,人在人眼下,不能不低头,不知道厄运会给自己带来什么灾难!
二少李侠等了很长一段时间,就听见鼓声一响,里面有人呐喊堂威:“喂——大人升堂!”门一开,李守备进来道:“李大侠,大人升堂了,让你堂上回话。”
“是。”二少李侠回道,为急于把事情弄个明白,迈步就走。对面过来两个当差的,说道:“李大侠,实在对不起,这个你得戴上,免得官爷责罚我们寻私舞弊。”
二少李侠看是手铐、锁链,心里很不是个滋味,想第一次受牢狱之灾,是受到自己兄长李彬所害,因他受人蛊惑,不明事理,竟与他人狼狈为奸,污陷自己犯了奸嫂害侄之罪,若不是有好友郑飞鼎力相救,恐怕已屈死在监牢之中。
他没有想到,今二次又会受到缉拿刑具之苦,只好把两手一伸,让人家戴上手铐与锁链,随着李守备走上公堂。二少李侠来到里面一看,院中站了两行武士,一个个手拿着长枪,面容严肃,面对面的站着,鸦雀无声。他来到大堂上,展目一看,两旁站着八班差役,摆着各种刑具,陈列着虎头牌、肃静牌、回避牌,金光闪闪,令人胆寒。
他在往堂中看,有一座高台,上面铺着大红毡,摆着一张较大的桌案,案上放着大印、签筒、笔墨、砚台等。案后是一把椅子,上坐着一名官员,烕风凛凛,看年纪有五十左右,较白的脸庞,颏下有须,容光焕发,可见平日保养之好。
在他的身旁,站着几名师爷和书记官,一个个都瞪着眼睛看着二少李侠。公堂乃执法重地,犹是阎王殿,谁见了也会畏惧三分。二少李侠赶紧双膝跪倒,等候问话。
李守备往前走了几步道:“回按院大人,罪犯李侠带到。”座上官员把手一摆,让李守备退到一旁,手捻胡须,注目看着二少李侠。这位官员姓王,名仁,字允承,他就是南京按察使,两榜进士出身,有学识,官声也挺好。
王仁看了二少李侠多时,轻轻把惊堂木一拍,问道:“下跪何人?”
“草民李侠。”
“多大年纪?”
“二十八岁。”
“原籍何地?”
“阳平县李家堡人氏。”
“李陕,你干了哪些坏事,还不从实招来?”“快招。”“说。”众差官在一旁狐假虎威,帮腔作势。
二少李侠曾招陷害进过衙门,心里有了底,知道衙门皆是这样,一打二吓唬,往上叩头道:“大人明鉴。草民一向奉公守法,从未干过坏事,不知身犯问罪,法犯哪条,请大人明示!”
“唉!李侠,闹了半天,你还不知道你犯了什么法,我告诉你,你这个罪名可不小,从地上竟惹到天顶上去了,正月十五日,你进没进过皇宫?”
二少李侠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困惑回道:“小人不曾。”
“没有?实话告诉你,皇宫里出了大事,前贵妃娘娘曾丢失过夜明珠和阴阳玉璧,至今还查无下落,没想到皇宫里又失了窃,有人夜入皇宫,盗走了张贵妃娘娘阴阳宝镜、翡翠鸳鸯镯、八宝珍珠汗衫。盗宝之人肆无忌惮,胆大妄为,还在墙上留了四句话,落款是你李侠的名字,这事你该做何解答?”
二少李侠一听此话,脑袋“嗡”的一声,差一点瘫软在堂上,心想,这才是闭门家中坐,祸从天上来,什么人竟胆大包天,夜入皇宫盗走三宝,故意留下我的名字?这招真够损的,纯粹是栽赃陷害,看来我是罪责难逃,既是跳进黄河,也洗不清了!
二少李侠想于此,磕头答道:“草民冤枉,我李侠虽不敢说知书达礼,但也不敢胡作非为,拿鸡蛋碰石头。谁不知道皇宫大內乃三尺禁地,我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跑到皇宫里去作案?这丢失宝贝之事,实在与草民无关,这一定是仇人对我栽赃陷害,望请大人明察。”
王大人沉思片刻,看着二少李侠道:“好吧,既然你这么说,本官有待继续察访,在没有结案之前,你就是带罪之身——来人,把李侠押入死囚牢。”说罢把铁牌往下一扔,既算定了死罪。
几名差人把李侠拉下公堂。王仁把身旁的师爷叫到近前,又把李守备也叫了过来,暗中叮嘱了两句,然后退了堂。二少李侠走到院里,听到身后有人喊:“李大侠等一下。”
李侠停身站住,见是师爷和李守备追了上来,问道:“大人,还有什么话说?”
师爷安慰道:“李大侠,王大人升堂这么问,之不过是在例行公事。你不要往心里去,刚才大人退堂时已有交代,要请李大侠到书房一会,有话要跟你说。”
“啊!”二少李侠一听,不由得眼睛一亮,扪心自问,刚定的死罪,怎么眨眼之间,又要找我谈话呢?难道我命不该绝,有人暗中相助不成?师爷吩咐差人给二少李侠去掉刑具,领他去往后院。
李守备到屋里送信。时间不大,二少李侠听到屋里笑着有人走出来,正是王仁大人,换了一身便裝,和颜悦色地说:“李大侠,让你受惊了。”
二少李侠急忙行礼。王仁急忙相搀,温和地说:“此不是大堂,勿要行此大礼,屋里坐,屋里坐。”
他们陪二少李侠进了书房,分宾主坐下。王大人开门见山地说:“李大侠,几天前,本院接到圣旨,说罪犯你已来到南京隐藏,命本院捉拿于你。本院也曾派派人查访过,知道你是个好人,一生行侠仗义,抑强扶弱,从不助纣为虐,骚扰百姓,我相信你说的句句是实。人有名,树有影,你的为人,本院心里有数,你光明磊落,绝不干那种偷鸡摸狗,为人所不齿的事,很显然,是有人栽赃陷害于你,既然上面命我奉旨办案,我不得不如此,还望李大侠见谅!”
二少李侠急忙站起道:“草民岂敢,大人两袖清风,明镜高悬,望求替草民作主,我,我是实在的冤枉啊!”
“你坐下,坐下!我知道你是冤枉的,才与你通告信息。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,正月十五日,皇上和贵妃娘娘共度元宵佳节,本来是挺高兴的,哪知二更天以后,有人夜入皇宫大内,把张贵妃娘娘的三件宝物盗走。
“皇上十分震怒,并发现墙上有留的诗句,上写:飞檐走壁世称雄,天马行空任我行。鹞子鸣叫群鸟惧,盗宝隐身影无踪。下有落款:李侠。因此皇上严旨撤查,也不知他是听信了谁的话,说是李大侠已到南京,命我专办此案。
“我接到这个案子之后,感到实在为难,因为我知道你李大侠是被冤枉的,凭你的为人,决不会干出这剿杀灭门的事,况且,明眼人皆能看出,那墙上提字者,决不是李侠,其卑鄙行径,之不过是在嫁祸李侠而已。既然皇命难违,我不拿你不行啊!李大侠,既然如此,你看这事该怎么办?”王仁说着,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纸条,说道:“李大侠,这是我草录的一份,你拿去看看吧!”
正是,李侠无端受陷害,身不由己遭祸灾。若知二少李侠是否能逃脱命运的羁绊,且看下章分解。